貴州省清鎮市人民法院生態保護法庭是中國第一個環保法庭。
這個只有4位在編法官的基層法庭,在開展環境公益訴訟、探索跨區域集中管轄、推行環保案件“三訴合一”等方面,創下多個全國第一。
截至2017年2月,這個成立于2007年的小法庭共受理了各類環境保護案件1160件,平均每年116件。
10年來,法庭用一個一個的判例,探索著環境司法專門化的新路徑,為法律完善,提供一次又一次的實踐參考。
“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
生態保護法庭地處貴陽清鎮市紅楓湖風景區內。一邁進法庭大門,記者就被高高懸掛的橫幅吸引?。骸氨Wo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span>
紅楓湖屬于“兩湖一庫”中的一湖,是貴陽數百萬居民用水的重要取水點,被稱為貴陽的“三大水缸”之一。然而多年來,因為行政區域交叉管理、行政執法不統一等原因,“兩湖一庫”污染治理一直不力。在2007年之前,連續幾年遭受水質污染和藍藻橫行的侵害。
為了不讓“水缸”變“染缸”,貴陽決定成立中級人民法院環境保護審判庭和清鎮市人民法院環境保護法庭,負責審理涉及“兩湖一庫”水資源保護和貴陽市轄區內環境保護類別的案件。由于“兩湖一庫”在貴陽市下屬的10個縣級市之一——清鎮市轄區范圍內,所以選址定在了清鎮。
2007年12月,剛成立一個月的清鎮市環保法庭,便將“第一把火”燒向了紅楓湖上游的排放元兇——貴州天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2007年12月27日,貴陽市“兩湖一庫”管理局代表受侵害民眾,提起了公益訴訟。清鎮環保法庭隨即受理了此案。經過質證和幾輪辯論,不足20天時間,順利宣判。在后續執行過程中,天峰公司主動全面關停生產線,使紅楓湖的污染源頭徹底清除。隨后,貴陽市政府也加大了對紅楓湖的治理和監管力度。如今,紅楓湖水質已達到國家飲用水水源標準。
就這樣,新生的環保法庭打響了成立后審理環保案件的第一槍,不僅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還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的肯定。
2013年3月1日,為更好地服務于貴陽生態文明建設,清鎮環境保護法庭正式更名為生態保護法庭,以加大對自然生態系統的保護力度。
創下多個全國第一
成立以后,這個專門受理環境保護案件的“特殊”法庭,為全國開展環境案件審判做出了多方面的探索,創下多個國內首例。
2008年,針對我國缺乏環境污染損害鑒定的專業機構,且一些鑒定機構鑒定周期長、費用較高的狀況,清鎮市環保法庭成立了環保專家咨詢委員會,明確了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可以邀請環保專家就專業問題發表意見。在這個基礎上,2010年3月,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把“專家證人”這一模式大膽地運用到環保審判當中。
2010年12月30日,貴陽一家造紙廠的老板因為偷排污水被告上法庭。讓他想不到的是,告狀的居然是跟他扯不上任何關系、遠在北京的中華環保聯合會。這是我國第一起進入審判程序,并且環保組織訴求得到法院支持的環境民事公益訴訟案件。
為了保障執行,環保法庭還制定實施了環保案件執行回訪制度,要求案件承辦法官必須不定期到污染現場進行回訪,查看被告實際履行判決情況。一旦發現被告消極履行或者敷衍了事,就按規定啟動恢復執行程序,進行強制執行。通過執行回訪,切實根除污染源,消除二次污染。
在清鎮市生態保護法庭成立前的2006年,學者呂忠梅根據公開的數據推算,全國每出現255起環境糾紛案件,只有1起會進入司法程序。長期為環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的王燦發教授指出,“立案難,取證難,勝訴難,執行難”,讓司法始終難以發揮應有的功能。
據清鎮生態保護法庭庭長羅光黔介紹,在環保法庭成立之前,貴陽2006年一年受理環保案件只有7件。環保法庭成立僅半年時間,就受理了各類環保案件45件,審結37件。
第三方監督讓判決不落空
長期以來,由于我國環保社會監督的法律機制不健全,背負經濟增長壓力的地方政府,常常對污染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作為第三方的民眾又缺乏參與環境決策、監督以及維護自身環境權益的程序和渠道,公眾的環境監督作用難以有效發揮。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環保法庭創新性地引入了第三方監督機制,確?!熬G色判決”不落空。
2012年,審理完中華環保聯合會起訴貴州好一多乳業公司水污染的案件后,清鎮市環保法庭提出,由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對好一多公司污水處理運行進行監督,并由好一多公司支付相應監督費用。
一開始,羅光黔只是想著,讓更多人盯住好一多乳業公司,讓那套污水處理設施能夠一直運行下去。沒想到,這一監督,還幫助該企業降低了經營成本。
原來,好一多乳業把污水處理交給了第三方公司,運營污水設備的公司想從中多賺錢,搞了一些小把戲。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的志愿者,有不少是環保專家。他們發現了其中的問題,給企業提了不少建議,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
好一多乳業也轉變了態度,從被動接受監督,變成了主動向環保專家尋求幫助。專家們還給企業做了不少清潔生產、清潔管理方面的培訓。
“環保審判的目的,不僅在于環境污染損害賠償,還在于通過審判讓排污企業整改并修復環境?!绷_光黔說,公眾參與環境保護是環保法的一項基本原則,引入第三方監督機制不僅能使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權利落到實處,還可以使環境污染者隨時注意自己的行為,起到治本的作用。
在此后的公益訴訟案件中,環保法庭都沿用了這種監督方法,還讓清鎮市政府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讓公眾參與到對政府履職的監管之中。目前,貴陽市觀山湖區、花溪區、開陽縣均與環保組織簽訂了合同,購買服務,實行第三方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