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山東省環境科學學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綠色財富(中國)論壇暨區域經濟轉型與環境友好技術產業發
展峰會”12月22日在京召開。論壇圍繞“經濟綠色轉型、發展環境友好技術及環保投融資交流”這一主題展開研究討論。環境保
護部副部長張力軍,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出席會議并致辭。 張力軍在致辭中指出,剛剛閉
幕的黨的十八大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了全面戰略部署,這是我們黨深刻把握當今世界發展新趨勢做出的戰略決策。環境保護
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和根本措施,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幾點:一是要把環境保護的要求全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決策的全過程,
充分發揮優化經濟發展的作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二是要確??茖W發展和保障改善民生取得顯著進步。三
是要進一步加大污染減排工作力度。創造以最小消耗和損害資源與環境為代價的“綠色財富”,標志著人類從以掠奪資源、破壞
環境積累財富,轉變為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創造財富,以不公平的手段占有財富,轉變為公平協作分享財富,這也是生態文明
覺醒的又一個顯著標志,是人類認識觀念上的一次巨大飛躍,特別是在選擇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方式與道路上,具有重大意義。 王
玉慶在致辭中指出,發展綠色經濟,首先要轉變發展觀念,轉變對經濟與環境關系的認識,把經濟看作環境的一個子系統,使經
濟社會發展建立在資源環境承載力基礎上,同時要轉變過度追求物質利益的經濟主義發展觀念和生活理念。第二要建立促進綠色
發展的體制機制,從國家層面,綜合運用政治、經濟、法律、行政和科技的力量來推進綠色發展,建立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
體、社會組織推動、全體公民參與的綠色發展體制;建立包括資源環境要素的市場經濟制度,形成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
價格、財稅、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經濟政策體系。第三要大力推進綠色技術的研發,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環境。政府致力推廣的
一切新技術,都應將資源效率、環境影響作為考核指標。 據了解,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發起主辦的“綠色財富(中國)論壇”,自
2005年起已舉辦了五屆。通過充分發揮學會多學科的專家資源優勢,論壇已經逐漸成為圍繞綠色經濟、創造綠色財富這一主題,
社會各界開展學術交流、政策研討、技術產品推廣的重要平臺,在宣傳、交流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與技術、清潔生產
與環境管理、經濟增長過程中企業的社會責任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應有的貢獻。